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以人才为核心,以创新平台为依托,正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创新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
蓬勃发展的重庆国际生物城。资料图
汇聚高端人才,增强产业发展内核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巴南区深谙此道,积极布局,打造出强大的生物医药人才矩阵。
在重庆国际生物城,巴南区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为核心,形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玉章为代表的“雁阵型”产业人才集群,专注于免疫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在免疫机制研究、创新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今年4月27日,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翔金泰)原液生产部总监乌日图牧仁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乌日图牧仁主导建设重庆市首个“一次性技术”的抗体制备原液生产车间,打破核心设备依赖进口的瓶颈,助力国产化替代。目前,重庆国际生物城已聚集海内外人才3000余名,其中以柔性及合作等方式非全职在区工作的博士研究生近200名。
巴南区注重人才团队培育,依托全国首个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庆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打造人才项目(入孵)、科研服务、临床试验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等全流程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已培育生物医药项目团队50余个,先后创建重庆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完善平台体系,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如今,重庆国际生物城已初步建成西部地区领先的“1院5中心10平台”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其中,“1院”是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为核心,打造国内顶尖的免疫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5中心10平台”,包括西南最大的ADC药物CDMO平台、智翔金泰研发孵化中心、宸安生物中试平台、美莱德动物试验平台、华智生物创新疫苗中试平台,重庆市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心等。近年来,园区已初步形成涵盖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到生产的全链条创新能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科研设备。目前,在研创新药56个,进入临床23个,其中三期临床10个。
2024年8月,作为重庆首个1类生物创新药,由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赛立奇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实现重庆生物制品创新药赛道“零”的突破,填补了国产银屑病生物制剂领域的空白;2025年1月,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新增适应症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获批。宸安生物2型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注射液已提交注册上市申请,智翔金泰GR2001(用于破伤风被动疫苗)、GR1803(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全周期服务,营造人才发展优生态
为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巴南区精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五端合一”全周期服务体系,涵盖启动端、孵化端、试验端、转化端、赋能端,为生物医药人才铺设一条从初创到成熟的成长快车道。
在启动端,重庆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为人才提供项目孵化启动资金,设立专项基金助力创新项目破壳而出,解决人才创业资金难题。孵化端方面,该服务港整合多方资源,为人才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市场分析等服务,帮助创业者明确方向、优化策略,提升项目竞争力和成功率,助力生物医药企业茁壮成长。在试验端,多家权威临床试验机构与科研院所为人才研发成果提供试验验证平台,同时,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服务体系,将保障人才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为成果转化筑牢根基。转化端上,政府牵线搭桥,组织项目路演、投资洽谈等活动,搭建人才与企业、资本对接桥梁,加速人才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在赋能端,巴南区为生物医药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人才安居乐业问题,让人才心无旁骛投入创新工作。
未来,全区将继续秉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全国顶尖的生命科学产业生态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