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数字重庆“一件事”应用,又上新了!近日,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论证,重庆市委改革办审批备案,万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谋划建设的“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应用正式完成“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审批程序,成为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首个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的数字化改革成果。
自数字重庆建设全面推进以来,万州区积极响应,针对集体土地征收实施过程中数据不互通、协同审查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启集体土地征收数字化改革探索。通过整合多部门流程,将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公示公告、人口调查、权属确认、安置人员确定等“单项事”,整合为多部门协同办理的“一件事”。
据悉,上述应用上线后,实现了集体土地征收从“发布预公告”“补偿安置”到“档案归集”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有力推动了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流程优化、体系重构和能力提升,为全市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参考。
流程再造? “笔头计算”变“指尖操作”
万州区2024年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火热推进,在高峰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不少群众正等着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征拆组部分工作人员忙着进行政策解答,部分工作人员与群众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现场一派忙碌。
高峰街道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面积约14.3公顷,需完成雷家社区、兴隆村共189户678人的征拆工作。“征地拆迁时间紧,任务重,以前,我们在完成现状调查后,是通过人工测算,现在有了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应用,我们通过智能测算,能实时测算交付数据。”高峰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蒲迪介绍道。
这场效率革命背后,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动万州区直面集体土地征收“痛点”的破局之举。作为土地征收大区,自2021年以来,万州平均每年集体土地征收项目达30余个,土地征收面积超过8000亩,房屋拆除面积达50万平方米,任务重、数量大,传统的人工测算方式不仅效率低,还存在数据误差风险。
为实现数据调查和审核的高效性,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探索开发智能测算交付系统,征拆工作人员在完成现状调查后,只需将房屋有关信息录入万州区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系统,便能进行智能测算,实现数据调查和审核的高效性,数据的可靠性、资金核算的精准性,同时还防范了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
通过业务流程精简、人工变智能等方式,万州区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应用通过智能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对比、补偿安置费用测算等12个环节,压缩实物调查登记、实物联合核实、安置对象审查3个环节审查时限,土地征收平均时长缩短20%,大幅提升了数据审核的效率和准确。
协同审查?“串联跑腿”变“并联智审”
“以前盖个章要跑多个部门,现在点几下鼠标就能搞定!”万州平湖-涪陵五马500千伏线路工程征地拆迁项目经办人员文武的切身感受,道出了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在线协同智审的便利。
过去,在开展征收土地现状调查时,一份征地信息核准表需要在公安、农委、人社、规资等部门盖章确定,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30个工作日。如今,通过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应用,城运中心一键派发任务,各部门在线协同审查,数据实时共享,从以前的线下串联审查变为线上并联审查,只需要15个工作日就能走完流程。
在线协同智审是万州区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应用在多跨协作上取得的新突破。
针对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多部门业务数据不共享、业务系统不互通、审查程序繁琐、审查效率低等问题,万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开发了在线协同智审功能,打开万州区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应用,2021年至2024年全区集体土地征收数据“一网尽览”,项目数量、项目进度。补偿明细、人员安置等信息可视化呈现。
“我们打造的在线协同智审功能,就像给多部门装上了‘数字中枢’,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协同办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用途管制科李正禄说。
自去年10月推出以来,该应用已上线运行“钟鼓楼街道抗建村8组”等27个集体土地征收项目,规划和自然资源、人力社保、公安、农业农村、民政、乡镇(街道)等,利用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派发事件智能流转实现协同审查,并有效跟踪流程,已实现“总人口调查表”“征地人员安置对象核准表”等表单协同办理10余次,真正实现“让数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完善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应用的实用性和服务功能,主动介入前期工作规范高效做好建设项目空间和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为数字重庆建设和万州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贡献规划和自然资源实践经验。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