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坝粮油种植基地
游客在“共享菜园”体验播种的乐趣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板块的潼南,依托“西部菜都”“中国柠檬之都”等产业优势,创新探索“我在潼南有块地、有块田、有棵树、有头猪、有坛酒”共享经济模式(以下简称“五有”共享经济),以城乡资源深度融合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在潼南有块地、有块田’不仅是土地的共享,更是城乡情感的联结、产业价值的共生。”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模式让城市人圆梦田园,让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成为“可触摸的乡愁”与“可持续的财富之源”。
共享田园
城市人的田园梦,农民的新希望
4月29日,重庆(潼南)农科城内,“我在潼南 共享田园”集中认领活动火热启动。32家“潼南五有”共享经济企业客户集中签约,“潼享田园”公共平台同步上线,让“我在潼南有块地、有块田”的愿景成为现实。
在重庆工作的李先生,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我在潼南 共享田园”活动启动后,他迅速通过“潼享田园”平台,认领了一块田地。
“自从认领了潼南的一块田,我每天都要打开手机看看我的稻田长得怎么样。”李先生兴奋地分享道,通过“潼享田园”平台,不仅能随时观察作物生长,实现了自己的田园梦,还可以选择代耕代种服务,让专业的农民团队帮忙打理。收获的生态大米、有机蔬菜等作物,更是直接快递到家,实现了“足不出户享田园之乐”。
“‘五有’共享经济,核心在于通过市场化运作,激活城乡资源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依托“潼享田园”平台,潼南区整合全区闲置土地资源,通过认养制、租赁制等多种模式,让不少城市居民圆了“田园梦”。同时也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通过代耕代种、技术咨询等服务增加劳务收入。
科技赋能
智慧农业助力“共享田园”
在潼南区的一处智慧农田里,传感器和摄像头遍布田间地头,它们就像农田的“千里眼”,实时监测着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潼享田园”平台,消费者只需轻点手机,就能随时了解自己认领田块的最新情况。
“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现在有了科技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管理农田,提高产量和品质。”农田管理员说,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享受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科技赋能是‘五有’共享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潼南将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大脑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农产品全链条溯源,让消费者“扫码知根底,吃得更安心”,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农文商旅融合
让田园成为诗与远方的交会点
“在推动‘五有’共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品牌与市场拓展至关重要。”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具体实践中,潼南将充分利用“潼享田园”平台资源,整合全区共享资源,打造潼南“五有”共享经济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共享经济产业链。同时,依托共享产业融合发展户外露营、精品民宿、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主题突出、高品质、优服务的特色“共享田园”品牌,让田园成为诗与远方的交会点。
为更好地推动潼南“五有”共享经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潼南将利用融媒体资源开展线上宣传,结合线下活动,努力扩大潼南“五有”共享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让潼南的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物流畅通是共享经济繁荣的基石。”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潼南将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加快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构建“一核心三节点多末端”体系,完善快递物流电商产业园,深化“邮运通”试点,持续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寄递体系,确保乡村共享产品顺畅进城入户。
“‘五有’共享经济的探索,不仅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更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与对乡村经济的深远影响,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潼南将继续深化“五有”共享经济模式,推动农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